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奏响时代与家国赞歌
浙江嵊州借振兴戏曲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丁江 通讯员 娄少峰报道
1月16日晚上,浙江省嵊州市越剧团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联合演出的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首演成功。《核桃树之恋》取材于发生在嵊州市仙人坑村的一个真实故事,书写了核弹技术工人余家平与妻子梅阿楚之间平凡而感人的爱情婚姻生活,折射了一代人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从中也可窥见百姓心中怀有的祖国繁荣富强之梦,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越剧作为国内第二大剧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群众基础。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振兴等文件要求,从专业发展、精品创作、人才引育、节会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共建机制等七个方面打好越剧事业改革组合拳,推动越剧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着力打造全国戏曲“双创”示范地,先后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浙江戏曲之乡”等荣誉,嵊州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被列入浙江省文化传承保护区创建名单,嵊州市越剧融合改革被列入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培育试验区名单,目前正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为此,嵊州市进行了越剧团体制改革。将嵊州市越剧团成建制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推进越剧艺校改革。设立越剧之家实验团,大力提升艺校师生在编导演等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探索团、校联动机制。建立越剧团、越剧艺校联动机制,推动剧团优秀演员担任艺校教师、艺校学生到剧团实践锻炼等,逐步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发展共赢,形成联合优势。
嵊州市还加大投入,深化精品创作。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推进新剧创作。新创剧目《袁雪芬》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新创越剧现代戏《傲雪芬芳》被列入2020年浙江省委宣传部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被列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精品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名单,首演后将全方位征集专家与观众的意见,继续修改打磨剧目,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对梅花奖获得者等高端越剧人才,嵊州市出台新政,积极引进,房票等奖补可达百万以上。对新引进有潜力的越剧专业毕业生,给予享受等同硕士研究生的安家补贴等待遇。
嵊州市坚持每年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和全国越剧戏迷大会。2020年受疫情影响,创新网络越剧节,举办空中演唱会,七地云端联动,百站空中唱响,吸引了浙江、上海、福建、南京等地越剧名家和100多个地方戏迷参加,即时点击量达37多万人次。此外还举办了“说越传越——新时代全国专业越剧院(团)长金秋会”“百年越剧 千年风雅”沉浸式山水实景越剧演出,惊艳海内外。
嵊州市积极推进越剧主题文旅项目建设。总投资55亿元的越剧小镇已经完成文旅一期,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目前正努力创建“戏迷朝圣、明星寻根、尊客向往,百姓休闲”的文旅地标。投资3亿多元的中国越剧艺术城正在建设之中。全市近百家民营越剧团年均演出30000场左右,从业近8000人,总产值逾1.5亿元。
嵊州市推进全市越剧戏迷角建设,目前拥有各种戏迷组织126个,建成越剧文化示范村26个、城市社区示范性戏迷角25个。坚持“越剧教育从娃娃抓起”,组建由30多所学校构成的“越剧教育网络学校群体”。推进小梅花培养工程,已获中国戏曲小梅花54朵,是全国获得“小梅花”荣誉最多的县市。
嵊州市不仅每年统筹财政专项资金超1500万元发展越剧事业,还统筹社会力量支持越剧事业大发展。成立了嵊州市越剧传承与创新发展基金,吸引相关企业家参与,目前已经认捐本金4亿元,将以每年4%的利息作为收益共1600万元投入越剧事业,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支持越剧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林洁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