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分上三本:板子不能打在高考改革上
摘要:因此,在启动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同时,相应的配套措施必须紧跟其上,消除信息不对称,完善志愿填报工作,为学生选择学校、专业提供更充分的指导,减少改革可能面临的阻力。
文/刘红霞
近日,浙江高考普通类平行第一段专业分数揭晓,结果出乎意料。几所独立学院最低投档分数线碾压众多一本院校。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独立学院,原三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投档分数线为646分,超过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老牌名校。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637分),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614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631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609分)等,也都远超原来一些一本院校的最低投档线。
出现此次的不寻常,缘于今年浙江高考招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志愿填报方式从以前的“分批报”,改成了“不分批次,专业平行投档”。简言之,原先的三本院校和重点大学可以同时招生,大学传统的一本、二本、三本这些基于行政权力的“高低”之分正在被淡化。合并录取批次,让广大高校在招生方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如此力度的改革,自然面临一些非议。有人担心,大学学历的含金量会再度缩水,好学校的优势也不再明显,上本科变得更加容易。也有人指出,合并批次之后,高考志愿填报更难了,会出现“高分低配”的情况,对考生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甚至会因为误报,上了一所非一流大学,最终影响就业。
客观地说,这次浙江不少600分以上的考生填报了独立学院,存在填报失误的可能,本可上一本的分数因不了解新的规则,最终被三本录取,着实令人惋惜。但就此把责任推给改革,显然不够理性。
世殊时异,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按批次录取的做法毕竟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而改革则是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取消批次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打破一二三本批次的壁垒,让不同的高校平等竞争,激发高校竞争热情,并有利于倒逼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与此同时,考生在择校方面也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挑选适合的高校与专业,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取消批次本身是一件好事,加快了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但646分上三本,学生志愿可能存在填报失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说对一些考生的误报进行追问,那么也是信息公开欠及时这一漏洞。
因此,在启动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同时,相应的配套措施必须紧跟其上,消除信息不对称,完善志愿填报工作,为学生选择学校、专业提供更充分的指导,减少改革可能面临的阻力。
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到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势必会带来阵痛,引发不适。对此,我们要为改革的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改革在健康和宽容的土壤中稳定实施。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每一次改革举措的提出必然是经过反复推敲,慎之又慎的考量。因此,实在不必对改革过分苛责,经过实践的检验,必然会显现其红利。恢复高考40年来,变化一直在发生,改革一直在推进,这不仅考验着政策的成色,也考验着我们的包容与耐心。
责任编辑:潘泓霖
网友评论